散文集《中年纪》创作分享会 谈生命的醒觉和文学书写|2022天府书展
今(27)日下午,天府书展活动之一——“生命的醒觉和文学书写”创作分享会在文轩BOOK九方店举行。诗人、作家杨献平携新书《中年纪》《黄沙与绿洲之间》与四川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侯志明,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梁平,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省文联副主席、《星星》诗刊杂志社社长、主编龚学敏,诗人赵晓梦一起,围绕杨献平的创作,对当下文学、写作做了分享交流。
活动现场
在分享会上,杨献平讲述了散文集《中年纪》《黄沙与绿洲之间》的创作历程,他说:“之前在巴丹吉林沙漠当兵,那里是李陵出塞的地方,也是《尚书》《山海经》记载的弱水河所在地。2010年调到成都,2017年转业到省作协,现在《星星》诗刊社。人生的诸多变化,都是分年龄段的。在沙漠当兵的时候,天高地阔,风暴连天,是一种别样的境界。到成都以后,遇到了很多事情,也是人到中年以后,必然遇到的。《中年纪》就是在成都写的,其中有对故乡的种种念想,有关于抑郁症自愈的记录,也有对中年人生的种种发现和思考。《黄沙与绿洲之间》是对当年沙漠军旅生活的回望与体认。”
“杨献平是一个多面手,散文,诗歌,小说和评论都有涉猎,但从散文中,能看出他是一个有野心的作家。”在活动现场,梁平评价到,“从南太行到巴丹吉林,再到成都,他在努力构建自己的文学地图。杨献平的《中年纪》写的是在成都的心路历程,写出了人到中年,思想、写作、责任等方面的种种调整。他的《中年纪》写出了一个中年男人的痛楚和心灵上的自我解救,还写出了一个男人的情怀与担当。这种在写作上撕开自己的内心,揭开自己身体的伤疤,是极其需要勇气的。”
在活动现场,龚学敏提到,杨献平的散文是从《生死故乡》《南太行纪事》开始的,他把南太行写成了一个文学地理,“《中年纪》写的是成都,是外乡人眼中的成都,是独特的成都,在这样的都市生活中,杨献平找到了自己的写作之路。”
侯志明认为,杨献平的散文很真诚,他大多是写人生路上最常见的人事物,最重要的是,杨献平的散文当中,始终有着非常清晰的善意。“杨献平散文写的日常中的很多事,是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的,也都是人生的必修课。我们终究发现,为自己活着,是伪命题,他的散文对人生有独到的理解和看法。”
红星新闻记者段雪莹实习记者毛渝川实习编辑毛渝川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