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去年北京重污染天气仅10天,“北京蓝”又逐渐成为常态

时间 • 2025-11-18 23:38:34
一年
立方米
北京

8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围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介绍有关情况。黄润秋介绍说,去年北京重污染天气为10天,相比2015年北京43天的重污染天气下降80%,“北京蓝”又在逐渐成为常态。

“最近这几年,大家头顶上天空的‘颜值’一年比一年高了,一年比一年好看了。大家呼吸的空气,一年比一年清新了。老百姓对蓝天白云、繁星闪烁的幸福感也一年比一年增强了。这背后是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协同作战、合力攻坚、久久为功的结果。”

黄润秋介绍说,2013年国务院发布了“大气十条”,2017年“大气十条”第一阶段目标全面完成。紧接着,2018年国务院出台了《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几年来,各地区、各部门共同努力,行动计划中提出的一些关键举措得到落实。

比如,在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方面,生态环境部和交通运输部一起淘汰了京津冀等重点地区国III及以下的柴油货车100多万辆。加快了“公转铁”运输结构调整,全国铁路货运量占全社会比重由2016年的7.6%提高到了2020年的9.4%。还强化了区域联防联控,建立了常态化大气污染治理协同工作机制,对重点行业企业按照环保绩效实施差异化的管理等。同时,也加强了大气治理的基础能力建设,包括监测体系建设、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科技攻关,还创立了“一市一策”机制。

具体成效怎么样?黄润秋表示,从全国情况来看,全国2020年PM2.5平均浓度为37微克/立方米,比2015年下降了28.8%,优良天数比例达到了87%等。比如,北京去年PM2.5浓度是38微克/立方米。回过头来看,2015年,这一数字达到80微克/立方米。2016年降到73微克/立方米,2017年降到58微克/立方米,顺利实现大气治理第一阶段目标“京60”。接着,2018年降到51微克/立方米,2019年降到42微克/立方米,到2020年降到38微克/立方米。从2015年的80微克/立方米降到2020年的38微克/立方米,降低幅度达52.9%。在重污染天气方面,2015年北京重污染天气为43天,去年只有10天,下降近80%。“北京蓝”又在逐渐成为常态。

红星新闻记者严雨程北京报道

编辑陈怡西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