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图书馆发布2020年阅读报告 启动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
第26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四川省图书馆联合全省公共图书馆启动“4·23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4月21日,活动启动仪式在四川省图书馆举行。启动仪式上,四川省图书馆馆长王龙发布了《四川省图书馆暨全省公共图书馆2020年阅读报告》(以下简称阅读报告),展示了全省公共图书馆行业阅读服务、阅读群体、阅读趋势、服务效能等数据。著名作家、四川省作协主席阿来也出席了此次仪式,并将自己的二十余部作品及多年收藏的珍贵文献1354册捐赠给四川省图书馆。
2020年阅读报告发布:全年接待65万人次
阅读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四川省图书馆纸质文献总藏量572万册,新增纸质文献9.8万册。免费开放的数字资源数据库100个,电子期刊3.4万种、电子图书420.8万册。
2020年受疫情影响,四川省图书馆开馆266天,全年共接待读者65万人次,文献外借21.6万册次,数字资源访问量564.3万人次;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粉丝达31.2万人,阅读量达815.7万人次;图书馆全年举办巴蜀讲坛、名人大讲堂、周末艺术鉴赏会、读者沙龙等文化品牌活动175场,线上参与读者1666.3万人次,线下参与读者7.8万人次。
据统计,2020年四川省公共图书馆共206家,纸质文献总藏量达4456.2万册,2020年新增268.6万册。接待读者2432.3万人次,注册借阅读者总数达380.2万人;文献外借量达1219万册次。开展讲座、展览、培训等各类读者活动1.5万场次,新媒体服务4113.6万人次。
红星新闻记者看到,在月度报告的年度榜单中,年度作者是漫画团队“笑江南”;年度文学借阅榜单中,金庸的作品依然牢牢占据半壁江山,武侠玄幻也依然最受读者喜爱。
此外,《用心做事》登上年度人文社科类借阅榜榜首;由中国航天员景海鹏、陈冬、王亚平、刘洋领衔编著的科普作品《太空日记》则一举登上年度自然科学类借阅榜榜首,反映出大众对中国航天事业的热情与关注。
系列活动内容丰富:合作、颁奖、捐赠藏书
仪式现场的系列活动十分丰富:启动了社保卡与公共图书馆阅读服务有机融合工作,该项工作将实现社保卡作为读者证的功能;四川省图书馆和四川传媒学院现场签署了《馆校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就全民阅读推广、文旅创新技术产学研合作、古籍保护、文化志愿者交流等方面达成合作意向。
此外,现场还公布了“我心中的一本好书”阅读分享活动获奖名单,颁发了“书香四川·全民阅读”优秀读者证书和“四川省图书馆阅读推广大使”聘书;著名作家、省作家协会主席阿来则将其二十余部作品及多年收藏的珍贵文献1354册捐赠给四川省图书馆。
四川省图书馆馆长王龙接受了赠书,并向阿来颁发了四川省图书馆的收藏证书。王龙表示,文献捐赠入藏是搜集与保存历史文献的重要方式,对发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四川省图书馆正在着手整理受赠文献,将免费向公众开放,惠及广大读者。
王龙(左)与阿来
阿来说因为自己的阅读量很大,家中的书早已“泛滥成灾”。他过去多是开车送到乡村书屋,有时会觉得一些系统性藏书分散各处有点可惜,很高兴这次有了一个集中归处,可与更多读者分享。
阿来谈推荐书单:很多“人生必读的十本书”并不靠谱
据阿来介绍,他这次捐赠的图书涉及古今中外,包括文学,历史,哲学,以及其他基础学科。捐赠图书一共有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他自己的书。“我写三十年的书,二十多种不重样的。”第二部分是他年轻时到现在的藏书。“那个时候工资很低,我进行了大量系统性的阅读,所以这次捐赠也可以说是捐出我的阅读史,一段思想情感成长史。”
第三部分是他近年读到的有价值的、认为值得收藏的书。阿来说,这上千本图书就是他开出的私藏书单。在他看来,现在很多各类书单,推荐的书目并不靠谱,“现在不是流行各种名目的推荐书单吗,什么‘人生必读的十本书’,很多就是简单推荐一下,其实不成样子。这一千多本我捐赠的书都可以向读者重点推荐。我们不要期望读一两本书就能有大收获,不要妄想读书这件事是轻而易举的。”
红星新闻记者陈谋摄影报道
编辑乔雪阳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