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丨保持定力,一起守护我们的城我们的家
越是关键时刻,越要坚定信心,越要沉着勇毅,越要继续压实“四方责任”,落实“四早”要求,织密织牢疫情防控“安全网”
今晚,成都市举行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最新的数据让人无法松懈:11月1日以来,我市新增本土病例已超过1000例,分布在全市23个区(市)县,超过100例的有龙泉驿区、天府新区,高新区等。近5日,我市日新增超过100例,全市疫情处于上升趋势,呈现多元输入、多链聚集的特点。当前新增病例主要集中在货运场站,茶楼,酒吧、学校等,内部传播清晰,部分感染源头不明,正在流调。
此时的你,或有担心,或有焦虑,但疫情形势越是复杂,我们越应保持一份定力。
中央反复强调,要坚定不移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定不移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坚定不移贯彻“动态清零”总方针。优化调整疫情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发布以来,成都迅速贯彻落实,细化执行方案,最大限度地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确保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
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两者都是必答题,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影响和最大力度拼经济,时时考验着一座超大城市的韧性与韧劲。
时值年终,成都正铆足干劲冲刺四季度,连日来,推进制造强市建设大会、成都数字文创产业峰会、成都国际美食节、中国(成都)首店经济发展大会暨首届成都首店消费节正密集开展;明天,2022成都马拉松将鸣枪开跑,接下来的一个多月,还有近60场重大展会活动将进行……
值此关键时刻,我们更需清醒地认识到,疫情防住经济才能稳住、发展才能安全。优化调整防控措施不是放松防控,更不是放开、“躺平”,而是适应疫情防控新形势和新冠病毒变异新特点,坚持既定的防控策略和方针,进一步提升防控的科学性、精准性,守住不发生规模性疫情的底线,把疫情对社会和经济影响降到最低。
我们与新冠疫情的较量已近三年,每一个人或许都有属于自己的抗疫故事,每一个人对防控责任都耳熟能详甚至“审美疲劳”。写在纸上的“责任”看起来很宏观,但具体到个人其实很简单——越是关键时刻,越要坚定信心,越要沉着勇毅,越要继续压实“四方责任”,落实“四早”要求,织密织牢疫情防控“安全网”。属地、部门、单位、个人,每一方都要牢牢守住自己的关隘,建立密不透风的防控体系。把防控措施和责任落实到每个行业、每个企业、每个单元、每个市民,以快制快,在最短时间内以最小成本扑灭疫情。
身上有责任,心中就能知敬畏。疫情防控需要全民参与,没有谁是“局外人”。我们一定要踏踏实实地遵守、不折不扣地落实防控政策,密切关注权威渠道发布的疫情信息、配合流调信息调查、认真落实疫情防控相关要求,主动扫码、主动报备、主动自查,以主动之责、行动之力,守好我们的城我们的家。
成都的深秋这么美,有谁想错过?蓉城的活力这么浓,有谁愿缺席?只要我们全力以赴,一定能做到“两手抓”、做好“必答题”,一起为2022画上活力满满、蓬勃向上的句号。
红星新闻评论员黄静
编辑汪垠涛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