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无证学校“挤垮”合法学校,相关部门难辞其咎
无证民办小学的学生,是否有学籍?学籍又在哪里?
中央财政投资100多万元修建的小学综合楼,用了3年就已废弃。而两所无证的民办小学未来双语学校和翰林学校,其教学楼和宿舍楼都颇为气派。一所学校门口还停着两辆“大鼻子”校车,墙上挂着“欢迎领导检查指导工作”的横幅。据介绍,其中一所现有600多名在校生,另一所在校生达到400名。记者在河北省成安县采访时,发现了这一蹊跷的现象。
为什么合法的东保庄小学百万元教学楼废弃,而无证学校却在正常招生教学呢?
↑图为河北省成安县商城镇东保庄小学,废弃的校园里堆着玉米。
事实上,记者调查的成安县商城镇东保庄村是一个有着3000多人口的村庄,学龄儿童不少,孩子们都流失到了村庄附近的民办学校。而东保庄村方圆一公里内有5所小学,除了东保庄小学,其他都是民办学校。当地教育工作者告诉记者,商城镇民办小学中有多所并没有办学许可证。
是合法学校运作不善才导致无证学校大行其道?还是无证学校抢了合法学校的生源?在没有更深入的调查之前,不应妄下结论。当然,如果是前者,那么合法学校就应该检点自身的问题了。
然而,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无证学校不止一所,且都在正常招生、教学。商城镇中心校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商城镇目前共有5所无证小学,除了未来双语和翰林,还有星海、中山、红苹果小学。于是,有当地教育工作者质疑:无证民办小学的学生,是否有学籍?学籍又在哪里?其实,可以推测的是,家长之所以愿意把学生送进无证学校,一定是因为校方有能力为学生办理学籍或者承诺可以办理学籍。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除了部分民办小学无证,成安县还有30多所无证幼儿园大肆招生。造成这样的状况,当地教育行政部门难辞其咎。
如此规模的无证小学和幼儿园长期招生办学,成安县教育部门并非不知情。据调查,该镇教育管理部门建立了两个工作微信群:一个群成员是有证的民办小学和幼儿园负责人,另一个是为无证的民办小学和幼儿园建立的。那教育部门为什么不取缔无证办学的学校呢?
究其原因,可能有二。其一,相关职能部门权责不清。比如,对于无证办学,政府对地区内的安全生产、食品安全、治安稳定、居民生活等具有牵头管理职责,但对查处取缔无证小学、幼儿园这类具体工作,需要由有关职能部门负责;教育行政部门则认为,教育部门只负责对已取得办学许可的机构进行监督管理;而卫生部门只负责对社会力量办学机构中的餐饮卫生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是否取得卫生许可实施监管。
当地曾有民办幼儿园园长多次向县教体局举报。相关负责人回复说,无证幼儿园是市场行为,教体局管不了。这就是权责不清的例证。
其二,教育执法力量软弱无力。民办学校的业务主管部门是教育行政部门,可是教育行政部门从管理职能上很难彻底取缔关停无证办学机构。近年来,对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或家长投诉集中的无证办学机构发放整改通知书、取缔通知书,教育部门联合卫生、安监、公安、消防等部门进行执法,但效果不尽如人意。有的即使短时间内关停了,后来另选校址又开办了,有的根本对联合执法置之不理,只要有家长送孩子入园人校,这些机构就难以彻底关停。行政部门管理工作十分被动,管理难度非常大。
无证办学的存在,侵害了合法办学机构和受教育者的权益,更埋下了财产与生命安全的隐患。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依法行政,加强教育执法力度,对无证办学、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或造成恶劣影响的办学机构定期开展专项整治。民办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办教育的有效补充,但民办教育的健康发展必须由相关职能部门协同管理,全社会共同监督。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赵清源
编辑官莉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