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游成都后,清华大学专家谈“十大工程”:精准回应人们对于幸福感提升的内在需求

时间 • 2025-11-05 16:47:28
成都
城市

“我的眼和我的心争着去爱你的权利,最后它们达成了和解。我的眼睛去记住你外在的美丽,我的心留住你内在的深情。”在今(23)日下午在成都举行的首届中国美好生活城市论坛现场,清华大学社会心理服务研究中心管委会副主任、清华大学幸福科技实验室副主任倪子君用莎士比亚的一首诗,形容她眼中的成都。

▲倪子君

引发她如此感慨的,源于前一天晚上的成都夜游。她说,这不是她第一次来成都,却是她首次真正深入到成都的大街小巷,去感知这个城市的文化内涵。

她在现场给记者分享时提到,夜游成都时并非假期,但街头却人头攒动,“人们没有选择宅在家中,或是在办公室里加班,而是游走在这个安逸的城市里,享受真正的生活。”

而“成都人洋溢的祥和而从容的情绪”,则被倪子君解读为城市幸福感的重要指标之一。

“对于幸福美好生活的概念,已经与十年前有了非常大的变化。”她解释称,10年前,收入是影响幸福感一个占有绝对性地位的因素,但如今,除了收入,人们更加关注健康和家庭关系,因为随着城市发展水平和以及个体收入水平的提升,人们的幸福需求也随之转型。

倪子君强调,城市的建设,要从单纯提供好的生活,转向关注民生的需求的情感需求。包括对城市文化的需求、个体的情绪调节能力、自我成长的空间,以及自我意义去展现和体会的机会。

这也是成都的幸福秘诀。倪子君表示,成都本身内涵非常丰富,“既有金融中心,也有城市生态建设”,也就是说,成都在城市的硬件建设和软件服务方面在同步着力提升。尤其是近期成都推进的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涵盖了民生工程的方方面面,可以全面提高市民的幸福感,却又不仅限于民生工程。

比如,十大工程里有5项都是与市政建设有关,降低生活成本、城市老旧更新、智慧城市打造等等,在改善居住环境的同时,又不乏有通过服务提高市民的满意度,比如关注青年人创业、全龄友好包容等等,“落脚点非常精准,可以为城市吸引更多优秀人才”。

在她看来,十大工程精准回应了现阶段人们内在的对于幸福感提升的需求,同时,也可以大力度地吸引优秀人才来到成都。

“有句话叫少不入川,但我认为现在应该是少要入川!”倪子君表示,成都不仅有安逸的环境可以享受生活,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很好的自我价值实现和创业的环境。

红星新闻记者彭祥萍邹悦实习生李佳宁摄影记者吕国应

编辑陈怡西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