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疫苗协会:希望明年底中国实现年产50亿剂新冠疫苗产能,满足国内70%人群接种

时间 • 2025-10-28 19:33:24
中国
疫苗
提供
临床试验
全球

4月8日,红星新闻记者获悉,北京大学此前举行第五期北京大学全球健康与创新传播系列研讨会,围绕“新冠疫苗与疫苗产业国际化”的主题进行了讨论。中国疫苗行业协会会长封多佳在研讨会上透露,截至明年年底的任务目标,是希望实现中国年产50亿剂新冠疫苗的产能,满足国内将近70%人群疫苗接种,同时还要满足几乎同样比例的国外市场。

近日,美国杜克大学全球健康创新中心发布“新冠肺炎疫苗市场投放与规模测算表”。该研究显示,以2剂疫苗估算,大约需要110亿剂新冠疫苗,才能使世界70%的人口接种上新冠疫苗,并达到实现群体免疫的门槛。因此,全世界疫苗生产量“需要以前所未有的规模扩大”。

当前新冠疫苗的全球供给明显不足,全球新冠疫苗分配出现了不平等的局面。美国杜克大学全球健康研究所研究显示,截至1月中旬,全球已购买了超过70亿剂新冠疫苗,其中42亿剂疫苗被富裕国家所购买。这意味着,尽管高收入国家仅占世界人口的16%,但他们持有迄今为止已购买新冠疫苗的60%。

2020年10月8日,中国同全球疫苗免疫联盟签署协议,正式加入“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COVAX)。这意味着,为了应对这种不平等,“中国新冠疫苗正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为实现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作出贡献。”中国医药保健进出口商会对外合作部副主任管云鹏说。

中国疫苗行业协会会长封多佳表示,截至目前,我国国产新冠疫苗在国内的使用量超过1亿3千万剂,出口数量超过了1亿剂,两者基本相当。同时,中国已向50多个国家和3个国际组织提供疫苗援助,向几十个国家商务出口疫苗。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首次大规模对外提供疫苗援助,是落实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承诺的重要行为。此外,中国企业正在帮助多国合作建设疫苗生产设施和提供生物活性材料。

“中国疫苗已经具备长久地担负提供全球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责任担当,中国新冠疫苗的工业制造能力已经占全球新冠疫苗产能的约一半,拥有为全球健康做出贡献的巨大潜力。”封多佳透露说。

借助世界卫生组织的紧急使用清单(WHOEUL)程序,中国新冠疫苗获得了为国际提供服务的平台。帕斯适宜卫生科技组织(PATH)上海代表处国家代表、商务与业务开发负责人袁瑗介绍,2017年,世界卫生组织明确了WHOEUL程序,目的是尽快将产品提供给受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影响的人们。当前申请WHOEUL的18个新冠病毒疫苗中,有7个来自中国,“中国疫苗行业非常积极,正在踊跃地为世界公共卫生作贡献。”

“中国新冠疫苗是国际大合作的成果。”封多佳指出,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中国疫苗企业与多国开展了全过程的合作。另一方面,新冠疫苗的研发也加速了国内疫苗产业的国际化进程。例如,在新冠肺炎暴发之前,除了康希诺的埃博拉病毒疫苗外,几乎没有疫苗企业做过海外临床试验。而如今,我国已有多支疫苗在阿联酋、巴西、巴基斯坦、秘鲁等多国开展临床试验。

来自科兴的新冠疫苗“克尔来福”就是其中一支,“国际合作在克尔来福开发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科兴控股(香港)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光说。由于在国内没有条件开展三期临床试验,他们选择了出国做。由各国负责临床试验的组织,科兴负责提供研究用疫苗,各国政府负责监管,克尔来福分别在土耳其、巴西、印尼和智利开展了临床试验,以证明疫苗安全有效。

此外,国际合作还加速了克尔来福疫苗的本地化生产供应。杨光表示,海外本地灌装包装检测供应,缩短疫苗供应时间和步骤,自2020年至今,科兴新冠疫苗已经通过了中国、印尼、巴西、智利GMP认证、印尼清真认证。

“中国疫苗无论从质量还是产量,都在加速从疫苗大国向疫苗强国的历史性转变。”封多佳表示,新冠疫情给中国疫苗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对疫苗的研发和供给工作提出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为了加速国际化进程,中国疫苗行业未来需要“做优”“做强”。即实现疫苗产品和服务全过程、全要素与国际接轨;另一方面,也需要具备强大的疫苗供应能力和生产效率。

红星新闻记者严雨程北京报道

编辑官莉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